征文

当前位置 /首页/写作文/征文/列表

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全国性优秀征文

“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下面是本站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出来的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全国性优秀征文,欢迎阅读!

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全国性优秀征文

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全国性优秀征文【1】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正在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新抓手。

家风,是个人道德品格养成的基石,亦是国家和民族素质提升的沃土。《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好家风有助于子女成长成才,造就和睦家庭。一个社会良好与千万家庭的良好家风密切相关,党风政风也与领导干部家风紧密相连。家庭既是避风的港湾,更是修身之乐园。古人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建设好家庭是第一环。

“德泽源流远,家风世泽长”,好家风才有好家道,让家人终身受益。毛主席有著名的“三原则”,要求子女学会“夹着尾巴做人”;周恩来针对亲友“进京做事”,定下“十条家规”,不谋私利,不搞特殊;焦裕禄“书记的女儿只能带头艰苦,不能有任何特殊”的家规,成为子女一生的骄傲。无论是一代伟人,还是优秀党员干部,他们良好的家风带出廉洁的作风,又以廉洁作风涵养着良好的家风。

大量事实表明,家风建设对领导干部来说至关重要。然而,在党员干部队伍亦不乏忽视家风、淡忘家训之辈,家风败坏往往成为腐化堕落的催化剂。从查处的一些腐化案件来看,有的一人当官、全家敛财;有的前门当官、后门开店;有的裙带攀附、鸡犬升天……不少都带有“全家腐”甚至家族式腐化的特征。这一幕幕“家族式腐化”活剧,贪官们在悔恨之余,为时已晚,透露着令人惊愕、叫人痛心的荒唐.

林则徐曾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留下万贯家财,不如立下好的家风。领导干部默许、纵容家人贪腐,终究难免倾家荡产、锒铛入狱,沦为“阶下囚”,毁了前程、破了家庭、害了子孙,更损了党的形象。把财富特别是不义之财传给儿孙是家族败亡之策,唯有把道德、品行、清白、诗书传给儿孙方能百世流芳。

因此,党员干部必须涵养良好家风,从关注小节开始,从小处入手,从小事做起,细察家属子女的异常之举,关注家属子女的社交圈子,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并在工作生活中,时时处处带好头树好榜样。同时,还要加强“身边人”的廉政教育,端正家风,使亲属树立正确价值观,深刻认识到腐化对家庭的危害。唯有如此,才能建设好自己的家。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领导干部必须明白,在“家”与“国”的辩证关系中,“小家”为“大国”之本,“大国”为“小家”之基,如此才有了“国是千万家,有国才有家”的朴素道理,才有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家国情怀。良好家风孕育和谐的“小家”才能“万事皆兴”,才能为我们共同的国家铺筑稳定的基石,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兴盛夯实发展的基石。同时,也只有国家强盛,才能保障万千家庭的安康幸福,才能确保亿家庭的凝心聚力、共融共进。

注重家教家风培育家国情怀全国性优秀征文【2】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

一个党员干部要具有大情怀大悲悯的胸怀。一个优秀的家庭才能培养出更为优秀的生力军。党员干部的家庭风气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风气,也决定着国家的执政风气。古来外戚干政,依靠裙带关系攀龙附凤之辈层出不穷。从小让子女有一个纯洁的家庭环境,才能更好的成长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才能更好地为为当前的追赶超越工作和国家四化建设的奋斗目标做出贡献。

家国情怀是一种自觉担当的精神和奋发有为的力量源泉。古往今来,无论艺术家的创作主题是抒发个人艺术情感,还是家国情怀的自然流露,都可谓一种更为高远的精神追求和道德家园的映照。小隐隐于野,需要的是个人情怀,大隐隐于市,则需要的是家国情怀。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大潮奔涌,国之急流。在当下的中国,需要具有家国情怀的家庭、具有家国情怀的父母,更需要具有家国情怀的党员干部。

古往今来,大凡有杰出成就的人,都具有家国情怀。一个具有家国情怀的人才可能具有更高的追求,更远的眼光,更大的使命。当一个孩子从小长期耳濡目染于家国情怀洋溢的环境,其性格烙印在童年体验中获得了某种价值认同。家国情怀已然潜移默化于求知若渴和读书明理之中,从而,无数的读书人把家国情怀作为人生的第一要义。不只是作为一种形而上的理想和精神追求,许多士大夫和读书人直接把人生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布施在生命的日常秩序里,把“学而优则为仕”作为人生的座右铭。但对秦桧之流家国情怀充其量不过是其人生个体的缩影。更多具有家国情怀的彪炳千秋的历史人物直接推动了历史的车轮,他们将自己的家国情怀深深植根于家国天下之中,和合思想之里。古有商鞅、杜甫、陆游、范仲淹、苏轼、文天祥,今有华罗庚、胡适、朱自清、钱学森。家国情怀是知识分子终生不懈的追求与坚守。它是一种自觉的源自内心的朴素情感,去伪存真,璞玉天然。不需要标榜和拔高,更不需要学习和培养。它是应该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本能的感情冲动和民族心里结构的沉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大河上下,浪花淘尽千古英雄,历史上能留下名字的民族英雄,国之栋梁,军之帅才,也是恒河沙数。然而,家国情怀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大河,滋润和丰盈着一代代国人的精神世界和人生使命。

同样,我党更需要家国情怀,更紧密地把自己的人生实践和党性原则,和家国情怀联系在一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主席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作为一个党员干部,如果没有良好的家风,可想而知,对我们社会的反面作用可能远远大于一个家庭的贡献。对我们的社会风气的形成,每一个家庭都有责无旁贷的主责作用。不能忽视任何一个家庭细胞在整个社会的存在意义。

家风是家族子孙代代恪守家训、家规而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家族特征的家庭文化,是一个家族最宝贵的财产,是每个家族成员自豪感的源泉,是每个人道德的基石。家风是社会风气的根基,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党员干部的家风与作风党风紧密相连。国家主席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在管好自己的同时,严格要求配偶、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

家国情怀不只是简单的挂在嘴上,要从娃娃抓起,要要见贤思齐,要超越利益追求。俞敏洪说,当你把所有行为都转化成以钱、以名和以攫取财富和名声为核心的时候,生命就走完了。只有超越于利益的追求才是让人真正开始懂得家国情怀的开始。方志敏、鲁迅、顾准都是家国情怀的践行者。党员干部必须有大的担当,要有责任意识和责任担当,而且要为其担当的这份责任而去坚持不懈和奋斗不已。然后才可以谈自身的利益,和自己的发展相结合相融通。家国情怀首先是一种爱国情怀,凝聚着一颗对国家、对民族的深意大爱。家国情怀强调国家、民族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它是一种人文情怀和担当意识的自然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