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历学位

当前位置 /首页/人在职场/学历学位/列表

2017高考必备古代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

【题目】分别选出下列对文中(选文略)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

2017高考必备古代文化常识试题及答案

1、选文:《明史·王廷传》节选,试题:广东省中山市高三年级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答案:( )

A.“漕运”是指利用水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运送粮食的目的是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

B.“隆庆”属于年号,“隆庆元年”指该帝王即位第一年。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致仕”是指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一般致仕的年龄为七十岁,有疾患则提前。

D.“卒”是古代称大夫的死,古代帝王和王后死叫崩,古代诸侯王死叫薨,古代所有人之死亡均可称“死”。

2、选文:《旧唐书》第五十六卷节选,试题:湛江四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答案:( )

A.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

B.大业、义宁:隋代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继位后开始使用,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D.弑: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侄杀叔、甥杀舅等为“弑”。

3、选文:《明史·张学颜传》节选,试题:2016届信宜三中高三语文第一次周测,

答案:( )

A.“大学士”又称内阁大学士、殿阁大学士等,为辅助皇帝的高级秘书官。

B.“振恤”,即赈济与抚恤,即面对灾荒来袭时,各级政府和民间做的相应的反应和对策。

C.“诏”先秦时代上级给下级的命令文告称诏。秦汉以后,专指帝王的文书命令。

D.“致仕”,“致”意思是“获得”,“仕”意为“官职”,“致仕”指获得官职。

4、选文:《宋史·辛次膺传》节选,试题:广东省2016年全国卷适应性测试,

答案:( )

A、冠是指古代男子到十八岁举行加冠礼,表示男子已经成人。

B、檄是古代官府用以征召、晓喻或声讨的文书。

C、招安是指古代的统治者劝诱反叛者投降归顺。

D、隆兴是宋孝宗在位时用的一个年号,年号是古代帝王用以纪年的名号。

5、选文:《新唐书•崔邠传》节选,试题: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答案:( )

A.舍,古时行军以三十里为一舍,如退避三舍;军队住一宿也叫舍。

B.《六经》 ,指《诗经》《尚书》《礼记》《论语》《周易》和《春秋》六部经书。

C.礼部,古代的官署,随唐起为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学校等事宜。

D.赠,追赠,古代皇帝给已死的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爵或荣誉称号。

6、选文:《隋书》节选,试题:揭阳市2016年高中毕业班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答案:( )

A.关,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意义,秦汉乃至隋朝,多指函谷关,如“先破秦入关者”中的“关”就是指此关。

B.服阙,指守丧期满除服,古代父母去世要守丧三年,三年之丧满称之为服阙。

C.有司,指有具体职务、做具体工作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

D.母忧,是指古代以孝治天下,令母亲忧伤,就是不孝。

7、试题:广东省百所学校2016届高三12月质量分析联合考试,答案:( )

A、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高一级考试,即会试的,称为进士。

B、盐课,是中国古代的盐税,盐税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C、尚书,一指儒家经典《尚书》,二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官员名称,如刑部尚书。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我国很早就建立了官员退休制度,各朝代退休年龄不尽相同。

8、选文:《陈书》节选,试题:广州外国语学校2016届高三第一次月考,答案:( )

A.《范文正公集》是以“谥号”为作品集命名,《柳河东集》则是以“地名”来为作品集命名。

B.古代“某”“仆”“鄙人”等常常用作自称。

C.丈人在古代常常是对老年男人的尊称, “泰山”在古代有时用来指称妻子的父亲。

D.新皇帝继位后,一般都要改变纪年,所谓改变纪年其实就是改变庙号。

9、选文:《史记·汲郑列传》节选,试题:梅州市高三总复习质检试卷,答案:( )

A.黄老之言:中国战国时的哲学、政治思想流派。尊传说中的黄帝和老子为创始人。

B.中二千石:汉代官吏秩禄等级,中是满的意思,中二千石即实得二千石。

C.唐虞之治:“唐虞”是指唐尧、虞舜,传说中的古代圣帝贤君。旧指上古政治清明,人民康乐的理想时代。

D.四夷:古代华夏族对匈奴的别称,含有轻蔑之意。

10、选文:《宋史·孙永传》节选,试题:肇庆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题,答案:( )

A.“擢进士第”意为考中进士,其中的“擢”有提拔,拔选意,往往指提升官职。与“擢”意思相同的还有“陟”、“迁”“起”等词。

B.“则黥为卒”中的“黥”是古代的一种刑法,一般是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也叫“墨刑”、“刺字”等。

C.“众请戮偏裨以塞责”中的“偏裨”指偏将,裨将,是将佐的通称。古代佐助大将的将领称偏裨,亦称副将。

D.“赠银青光禄大夫”中的“赠”是古代朝廷为表彰已死大臣的功绩,追授给死者的一种官职或称号,也称追赠;其余还有赠官、赠典等。

【参考答案及解析】

1、D(死就是指古代平民的死亡,而非泛指所有人的死亡。)

2、D(弑: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为“弑”。)

3、D(“致仕”指官员辞职回家。)

4、A(冠是指古代男子到二十岁举行加冠礼,表示男子已经成人。)

5、B( 《论语》不属于《六经》 ,应改为《乐经》 。 )

6、D( “母忧”指的是母亲去世。)

7、A(“会试”应改为“殿试”。)

8、D(改变纪年是改变年号)

9、D(古代华夏族对四方少数民族的统称。即东夷、南蛮、北狄和西戎的合称。)

10、A(“迁”指调动官职,一般是提升调用。一般情况下,“转迁”“迁调”表示调职;“右迁”“迁除”表示升职;“左迁”“迁谪”表示削职降等。“陟”也指提升,提拔。“起”指起用,起用人任以官职,没有提升之意。)


TAG标签:试题 常识 高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