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当前位置 /首页/演讲稿/说课稿/列表

【热门】小学说课稿汇总五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热门】小学说课稿汇总五篇

小学说课稿 篇1

一、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

儿童入学后是否适应新的学习生活,会在情绪上表现出来。适应良好的学生表现为喜欢上学,喜欢学习,保持一种健康、积极向上的情绪;而适应不良的学生则表现为厌学,甚至逃学,他们缺乏学习责任感,只对玩和游戏感兴趣。本节课设计以人本主义教育心理观作为理论指导,重视学生的精神需要,重视个人体验,强调每一个主体都参与其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心理交流,使学生不仅是从教师那里、更重要的是从心理健康课中获得心理支持并获得经验,培养积极的情绪,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方面健康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开发自己的潜能,培养自己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

2.整体思路:

围绕本节课的目标和内容,按照小学生心理发展的变化历程:由感知—活动参与—体验—感悟—内化。按照这样的心路历程,逐步深入地设计、安排各个活动环节。选择情境式的活动形式,将学生们带到“快乐岛”玩作为整节课的主线,中间穿插“心空观测台”“活动万花筒”“一休聪明谷”“心语冰淇淋”四个游戏,体现活动之间的递进性。

二、教学分析

1、活动课内容分析:

快乐是最有益于健康的情绪,能使人在紧张中得到松弛,产生满意感和满足感,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健全的人格,可见保持愉快的情绪对小学生来说非常重要。本节课通过“心空观测台、活动万花筒、快乐书签”等活动,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本节课通过学生回顾学习生活中最快乐、自豪和成为小学生后进步最大的地方等环节,让学生学会发现和感受学习、生活中的乐趣。

2、学生现状分析:

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时,我针对班级情况和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的实际需要,让学生多角度地认识自己的快乐,并引导他们运用自己的行动去调节和保持快乐的情绪,以达到促进学生心理素质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

通过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角色变化,知道学习、生活中快乐的事很多,要积极地体验快乐,提高对学习生活的认识。

(二)态度与情感目标

愿意快乐地学习、生活,并愿意与大家分享快乐。加深爱学校、爱学习的思想感情。

(三)行为目标

努力做到快乐地生活,学会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

四、教学重、难点

认识自己的角色变化,知道学习、生活中快乐的事很多,提高对学校生活的认识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学会以小学生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提高自我约束能力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教学方法的选择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它重在学生积极参与,获得体验。我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

1、情境体验法。为学生创设快乐岛的具体情境和氛围,让学生从中有所感受和体验。

2、游戏法。通过设计学生喜爱的游戏来改变原有的不良行为和心理品质,进而促进健全人格的形成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学生的“心有千千结”“放飞心情”“快乐书签”等游戏,注意观察学生游戏中的行为表现,适时调节情绪,澄清问题。

3、行为改变法。

4、实践操作法。运用说一说,写一写,折一折等动手动脑的方法进行操作和参加活动。

心理健康活动课重在活动和体验,重在学生心理和行为上的改变,而小学生年龄小,经验和思维力、想象力有限,获得的直接经验和认识比较少,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够将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方面信息融为一体。教学中设计的迎风起航的帆船,“一休聪明谷”中的打靶动画游戏,“心灵对对碰”上下滚动的学生、家长照片为学生创设各种生动直观的活动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引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思考的愿望,以利于达到教育效果。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课前自主学习过程

1、确定主题

2、搜集资料

3、形成成果

(二)课堂互动实践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2、问题探讨,模拟实践

3、活动交流,师生评析

4、课外延伸

小学说课稿 篇2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三借芭蕉扇》,我将从以下九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说教材:

《三借芭蕉扇》是湘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本课是一篇自读课文,选取于名著《西游记》里面的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三次借芭蕉扇过火焰山的小故事,表现了孙悟空的美好品质。

本单元共四篇课文,除了23课《古诗两首》,其余三篇分别涉及到《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这样的中国名著,让学生去感受名著的'文化气息,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这也是本单元的着眼之处。

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湘教版这一类文章的特点,结合本班的实际,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会认本课生字,理解相关词语;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熟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

3、了解孙悟空人物形象的刻画。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查工具书或借助注音,认识生字,理解生词。

2、通过朗读、默读课文,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

3、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了解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孙悟空不怕苦难、敢于斗争的精神。

2、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

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本课的内容、教学目标及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我拟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经过。

难点:了解孙悟空这一人物的品质。

说教法与学法:

在教学过程中,重在的是学生的学,体现出自主性,老师在学生学的过程中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拨,因此本堂课我采取的是教师引导法和学生自读自悟合作学习法,让他们自主学习,掌握相应的知识。

说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需将文中部分精彩段落制作成课件,以便在教学时及时地呈现。

说课时安排:

由于本课是自读课文,课文内容通俗易懂,不需花大量时间精讲,所以我安排为一课时。

说教学过程:

本课的教学过程,我主要从(一)激趣导入;(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三)精读课文;(四)课堂小结这四个方面来实施。

一、激趣导入

由西游记的画面切入,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都看过有趣的神话故事《西游记》吧?那么,在那里面,你觉得谁最了不起,你最喜欢的是谁呢?

这样的问题能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动力, 从课题获取信息则有利于学生大体上把握本课的内容。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学生初读课文,让他们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提出问题:三借芭蕉扇,孙悟空每一次是怎么借的,结果是怎样的呢?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朗读课文,并提出朗读的要求。

一借:礼 不肯借

二借:逼 借假扇

三借:骗 得真扇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问题下有目的地自由朗读,自由思考,老师给予适当的点拨得出答案。

三、精读课文

学生在大致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仔细品味文章

1、快速阅读课文,找到三次借扇经过的自然段。

一借(3-5) 二借(6-15) 三借(16-22)

这里涉及到学生平时分析文章结构的知识,是课文的重要内容,老师在学生分析的时候适当引导。

2、与同桌合作读书,找到这三次借扇的过程中,描写孙悟空言行的语句,好好读一读。

首先让同桌之间合作,相互找,读一读;其次,老师引导学生一起品读。

(1)、指名读3-5自然段。

品读语句,评孙悟空:

第三自然段的第二句话

他向铁扇公主行了个礼,说:“我们被火焰山挡住了去路,请你把芭蕉扇借我老孙一用。”(有礼貌)

(2)、分组读6-15自然段。

句子品读,评孙悟空

第八自然段的两句话:

孙悟空摇身一变,变作一只小飞虫,从门缝里飞了进来。看见铁扇公主正在喝茶,他就飞到她的茶杯里。

第十一自然段的一句话

孙悟空这就不客气,在铁扇公主的肚子里翻起跟头来,疼得铁扇公主在地上直打滚。

第十三自然段的第一句话:

孙悟空爬到铁扇公主的嘴里,把头伸到外面瞧了瞧,看见铁扇公主手里拿着

芭蕉扇,这才呼的一下跳出来。

(机智、灵活、敢于斗争)

(3)、齐读16-22自然段。

仔细体会,评孙悟空:

(有勇有谋、不怕困难、敢于斗争)

此环节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让学生找出典型的能体现孙悟空个性的句子。

人物的个性主要从他的语言、行为等方面体现出来,这里提示学生主要从孙悟空的言行方面去找。这样既能掌握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也能较快地得出答案。

四、课堂小结

把本课所学和学生实际联系起来小结:

作者运用巧妙的写作方法写孙悟空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过火焰山的故事,表现了孙悟空智勇双全、不怕困难、敢于斗争的精神,也告诉我们在生活中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应该机智、勇敢地去面对!

板书设计:

26、三借芭蕉扇

一借 礼 不肯借

孙悟空 二借 逼 借假扇 机智勇敢

三借 骗 得真扇

板书设计是结合课文重难点而设计的,让学生能在此板书基础上明了课文主要内容以及人物所具有的品质。

作业设计:

一、给下划线的字注音。

唐僧( )一晃( )菩萨( )砰( )的一声

二、按课文填空,并体会所填

1、前面有一座大山,( )地燃着大火。

2、铁扇公主没留神,( )把孙悟空喝到肚子里去了。

3、天空起了乌云,( )地下起雨来,好凉快哟!

三、向别人讲述《三借芭蕉扇》这个故事。

作业只设计了三个题: 第一题是对学生自学生字的要求,也是对教学目标第一点落实的检测;第二题是考察学生对拟声词的恰当运用以及对课文熟悉程度;第三题主要是对学生口语表达的训练,也能对本课内容起到巩固的作用!

小学说课稿 篇3

教学内容:

1、小足球“射门”

2、游戏:“小袋鼠”接力

学习水平:

水平三(小学五年级)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课程理念为指导思想。注重学生身体、心理等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重视学生运动兴趣的培养。

2、教材分析

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了解到球类是学生最喜欢的体育活动之一,其特点是集体性和竞争性强,锻炼身体的综合效果好,是树立群体意识、培养应变能力、团结合作精神的有效手段。五年级的小足球教学应让学生多熟悉球性,提高控球能力。其教学手段以游戏的形式,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小足球集体性和趣味性强的特点。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体验、探究足球的射门动作。

教学难点

掌握脚与球的触球部位和用力方向。

4、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验活动带来的乐趣。

运动技能:初步掌握简单的足球射门动作,促进身体的全面协调能力。

社会适应:促进健身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结协作的意识。

三、说学情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的兴趣。他们生性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个性突出,敢于表现自我。但自控能力差、集体意识淡薄、学生身体素质差异也大,同时、他们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且容易受外界影响等。

四、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小学生的理解力、自制力相对较差,但模仿能力较强,学习动作技能应以第一信号为主,教学中要精讲多练,多做示范。要充分发挥游戏活动的作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让学生在竞赛活动中大胆向其他同学展示,增强其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启发式教学法、激励法、评价法、竞赛法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学法

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究学习法、游戏竞赛法、合作练习法、相互评价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体育骨干的组织能力。本课以小足球为主,一物多用。并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采用学生最喜爱的游戏方式进行教学,通过多种多样的练习和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五、课的流程:

本课以学生喜欢的小足球贯穿课堂,从“热身运动-----足球射门-----“小袋鼠”游戏”的这样一个流程,内容密切联系,达到提高学生的协调、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

1、课堂常规:

组织教学所需的常规内容,主要是迅速地把学生组织起来,使学生明确课的内容和目的,集中学生注意力。

2、热身导入:

学生2人一组自由组合以抢球游戏为手段,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个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励学生不断学习和提高。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强心育体:

①.小足球“射门”

这一部分是课的主体部分,是解决教学重点与难点的关键,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从而达到提高动作技术能力的目的。采用启发式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摸索足球射门的基本技术,使学生逐渐了解射门技术在足球比赛中的作用与地位,诱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出示技术平价标准、学生之间相互评,使学生初步掌握小足球射门的动作要领,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行锻炼。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加深了足球比赛的了解。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②.游戏:“小袋鼠”接力

活动形式: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进行练习。

教师引导:(1)讲明游戏规则,并提出要求;

(2)先让学生自行练习一次。

(3)引导各小组讨论。

(4)组织学生进行比赛。

(5)评出最后的获胜小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愉快与紧张的气氛中积极参与活动,获得最佳活动效果。

4、放松活动:

师生一起在音乐的伴奏下,各小组在老师的指导下,调整呼吸、放松身心。

教师引导:(1)引导学生随音乐一起充分放松。

(2)师生花共同小结、评价。

(3)指导学生收器材。

设计意图: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充分放松。

5、场地器材:

小足球场,小足球13个,标杆旗4根,小磁性黑板一块,音响一套

六、课堂教学效果预计:

1.心理状况预测:根据本课特点,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学习情绪高涨,并能在练习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情感交流。

2.生理状况预测:练习密度在45-50﹪左右,平均心率在130次/分左右。

小学说课稿 篇4

我说课的内容是陈老师执教的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相交与垂直》的第一课时。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方面详细说明。

一、说教材

《相交与垂直》是选自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三节的第一课时的内容,它是属于新课标中“空间与图形”的一部分。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和认识了线、直线、射线、角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相交与垂直的内容,这部分知识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正方形和长方形奠定基础。陈老师确定了以下的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初步感知平面图形中两条直线的相交与垂直。

②能利用三角尺画直线的垂线及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③理解点与直线之间的所有连线中垂线最短的原理,并能运用这一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借助实际情境和操作活动,体会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特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团结合作和勇于探究的精神,以及感知 生活中处处皆数学,热爱数学的感情。

教学重点:

1、感知两条直线互相垂直的特征。

2、能正确画出点与线之间的垂线。

教学难点:能根据点与线之间垂直的线段最短的原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二、说教法

根据新课程理念和教学大纲,以及结合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本课时陈老师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1、引导学生通过“感知、观察、比较、分析、操作”等方式进行探究合作学习的方法。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采用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让丰富学生的感知,让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三、说学法

新课标强调“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本课时的学法指导上,陈老师将让学生在感知体验、小组合作交流、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经历知识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运用的过程,让他们能够清楚地理解平面中两条直线相交与垂直的概念,如何过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使学生的学习活动生动而活泼。

四、说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和教学的重、难点,以及完成教学任务,本课时的教学过程陈老师分为四个环节六个小步骤来完成:

(一)学情调查(二)质疑探究(三) 达标检测(四)拓展延伸 其中第二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将内容细化为四个小步骤,以便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知识。

第一个环节:学情调查陈老师设计让学生找生活中的平行线,得出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交平行线.

第二个环节:质疑探究

第一步:自学课本,互相交流。

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观察图后有什么发现?有什么特点?引出课题.

第二步:自学课本这一步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自学得出互相垂直的概念.

第三步:动手操作,进一步感知让学生拿出正方形的纸,折一折,使两条折痕互相垂直。让学生自己验证折痕是否互相垂直,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垂直的概念

第四步:实践活动找生活中互相垂直的线..

第五步:画一画

这一步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关键所在,为此又细分为三小步:

(1)用三角尺画垂线。

(2)过点A画已知直线垂线。

第三个环节:达标检测,完成教材作业。

第四个环节:拓展延伸。淘气要过河,怎样走最近. 让学生懂得用点到线段垂线距离最短的原理来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小学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内容

我采用的教材是王家宏主编的《球类运动——篮球运动》为主的教材,辅助教材为体育学院通用教材《篮球》本节内容:

篮球是由两队各五人在规定的场地两头各放一个篮筐在有限的时间里展开的立体攻守对抗。以得分多的一队获胜的集体运动,在体育学院,篮球是体育教育专业,社会体育专业的重要课程;其基本技术由移动、传接球、投篮、运球等组成。篮球技术集技巧与体能、智慧与果敢、优雅与勇猛、身体与心理为一体。表现出独特的身体活动能力、强烈的团队意识和视觉震撼力。由于其具有竞争性、共享性、娱乐性等特点伸受广大学生喜爱。经常参加篮球运动能改善和提高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多方面的功能。参加篮球运动的过程是一种实现德育、智育、美育和身体锻炼的教育方式。

本学期的篮球课程为18节课,本次为第8节课;前面学生已经学过移动、传接球、投篮和运球技术;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持球突破技术。持球突破是持球队员运用脚步技术和运球技术等相结合,快速超越对手的一项进攻性很强的技术;突破技术若巧妙地与投篮、传球、假动作等技术动作有机结合起来,将使突破技术更加灵活多变,从而显示出突破技术的进攻性;持球突破是比赛时得分的重要前提条件,所以我们必须重视高度重视学习这一技术,本次课是学习该技术的第一节课,主要让学生初步掌握持球突破技术,掌握持球突破时。

二、教学对象

体育课面对的是大学一年级体育专业学生,学生基本上都具有篮球基本技术。但没有形成正确的技术概念,由于种种原因同学之间技术差距可能比较大,但身体素质普遍较好。上课内容过于简单,对于原来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提不起很浓的学习热情。上课内容过于复杂,对于基础差、领悟能力弱的学生来说,又接受不了,学不会。所以教师在教授内容的同时,要难易兼顾,根据全班的整体水平来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

三、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持球突破,建立完整动作印象,了解动作技术构成。

2.技能目标:85%左右的学生能够做出持球突破的技术动作,并发展学生动作协调性和灵活性。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教学方法

学法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应重视发展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能力。那么,本节课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体现:

1.探究学习法:学生分组进行尝试练习,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更好地完成动作。

2.合作学习法:通过同学间的讨论,总结出问题答案,改进,纠正。

3.比赛练习法:通过分组比赛,能得到合作学习,勇往直前不畏困难的精神,从而锻炼了身体,巩固所学的内容。

教法

对应学法,本节课采用了相应的四种教学方法:

(1)讲解示范法。学习新内容的动作时,先由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然后带领学生进行模仿练习。正面示范和侧面示范相结合。

(2)分组练习法。根据学生掌握动作的不同情况进行交叉搭配分组。让动作技能掌握得比较好的同学带动动作技能掌握得稍欠缺的同学,共同进步。

(3)个别辅导法。对于班内一小部分基础较差的同学,采用个别辅导法,以提高他们学习的自信心,培养他们对篮球的兴趣。

(4)比赛法。通过分组比赛与评价,为学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竞争意识,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重点

重点是熟练的支配球及对球性的掌握和持球突破的转体探肩、脚步动作;

难点是假动作吸引和推放球加速。

六、教学过程

(一)开始准备部分

1、课堂常规:整队清点人数、师生问好。

2、教师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3、慢跑两圈,作热身操

4、分组运球赛跑小游戏,先讲解规则,然后进行练习,主要是复习上次课运球的内容,以及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基本部分

1、讲解并示范持球突破技术动作(交叉步持球突破和同侧步持球突破)

要求:结合上节课内容,练习。交叉步突破假动作要逼真,后蹬有力,起动迅速突然,动作连贯;同侧脚突破,跨步、推放球快速连贯,中枢脚离地面前球要离手。

2、突破步伐练习

要求:每人一球,利用假动作做交叉步、同侧步的脚步动作练习。主要体会假动作、蹬跨、转体探肩、推放球加速几个技术环节的衔接和连贯动作。

3、无防守情况下的突破练习

要求:原地持球突破练习。学生每人一球,位于45度角处成一纵队,练习开始做原地交叉步和同侧步持球突破后运球上篮。投篮后抢篮板运球至队尾。依次练习。

4、有防守情况下持球练习

要求:接球急停突破上篮练习。防守队员位于45度角,持球队员面对防守队员列一纵队,传球给防守队员后,做跑上一步急停接球,根据防守队员的防守位置,用交叉步和同侧步持球突破上篮。防守队员抢到篮板后运球至队尾,刚才突破上篮的转换为防守队员。依次练习。

5、持球突破技术综合练习

要求:半场三对三“斗牛”练习。要求防守采用人盯人防守,不许换人。进攻队员不许掩护,主要利用投篮和突破结合技术来进攻。赢三球者下场休息,换另一组上去防守。

(三)结束部分

1、鸣哨集合整队,在教师带领下,学生进行一对一按摩抖动放松。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次课进行小结,了解学生有什么不明白、难以理解的地方,及时解决。

3、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七、学生身心状态预计

预计平均心率为:130--135次/分,

最高心率为180次/分,出现在三十五分钟

运动密度约为45%,运动负荷为中等。

 八、场地器材

1、场地:篮球场;2、器材: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