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事

当前位置 /首页/经典名言/名人故事/列表

柴静名人故事

柴静名人故事1

柴静名人故事

那时,柴静还是一个大学生,她最喜欢听电台的一个夜话节目。

她提笔给主持人写了一封信,说她有一个梦,梦想有朝一日也能坐在录音室里,像他一样,为别人排忧解难。那个当年当地最红的电台主持人,居然在广播里答复了她,说想当主持人的那位叫柴静的同学,你下午可以到我们电台。

去面试时,在主持人的办公室里,居然来了五十多位同学。主持人无权定夺,只好请出了电台领导。领导只问了一句:“你们中间有谁学过播音?”大家面面相觑,都没有学过。

可想而知,一个都没有留下。

她回到学校以后,去广播站自编自导了一个叫“别样的声音”的节目,其实就是介绍一本喜欢的书,然后根据书中的意境配上音乐,录下来。南方的三伏天,她在广播站忙了一下午,从录音室出来的时候,全身都湿透了,可她一点儿都不觉得累。她又跑到了电台,把带子交给主持人。

只听了一段,主持人就“啪”地把录音机摁了,主持人背对着她,她看不清主持人的脸,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她涨红了脸,紧张得不行。她想,他都听不下去了,看来是没有希望了。

办公室里安静得能听见她的心跳,她想逃出去,却意外地听见:“今天晚上,你来做我的节目吧。”

晚上,她来到播音间,坐在主持人的位置上侃侃而谈。从那以后,她就成为这座省城电台的客座主持人。毕业后,她选择了主持人作为她的职业。从电台到电视台,从省台到央视,一步步走向成功。

领导问他们谁学过播音,就是想初步了解他们的播音能力。众人因为没有学过播音,当时没办法让领导了解他们的播音能力。柴静意识到了这一点,她通过制作一期节目,向电台推介自己,让主持人了解她的音质音色以及播音主持能力。因为节目编排很有特色,“别样的声音”让她获得了欣赏。

求职时推介自己要有特色,求职成功之后,还要不断别出心裁地推介自己。柴静18岁在湖南电台开始主持《夜色温柔》时,她在开场白中这样介绍自己:“我是柴静,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这简短的几句介绍,给人塑造了一位热情、恬静、温柔的女主播形象。柴静懂得,只要你的人对了,你的世界也是对的.。她推介自己时重点推介自己的人格形象,她用人格魅力增添节目魅力,当年的《夜色温柔》节目因她的人格魅力而显得更加温柔,深受听众欢迎。

柴静不满足在演播室推介自己,她想当新闻记者推介自己。当了央视《新闻调查》出镜记者后,她认为“你采访谁、不采访谁、你问什么、不问什么,一个片子出来,是有观察者痕迹的——不单单是一个提问的工具,那里面,是有‘我’的。”她的每一次采访,都是对自己一次别样的推介。《新闻调查》因她的别样采访、别样推介而很有特色,很有影响力。

只有别样的推介,才能推出别样的人生。

柴静名人故事2

小德国小伙卢安克来到位于中国广西大山之中的板烈小学,义务给当地的留守孩子当老师,至今已有十多年了。

一次,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柴静去采访卢安克,看到有的孩子就爬在卢安克身上骄傲地向她介绍:“他是卢安克,我们都叫他老卢。”见到如此亲密无间的情景,柴静就好奇地问卢安克:“作为一个外国人,你究竟是用什么办法赢得这些孩子对你的信任的呢?”“一开始,孩子们都非常怕我。怕我的长相,还怕我会把他们卖掉。还有的孩子听家长说我是外国特务,都不敢靠近我。”卢安克笑着说,“后来我把我的心交给他们了,我把我的一切都交给他们了。渐渐地,问题就解决了。”

晚上,柴静又在卢安克的带领下到一对相依为命的姐弟家采访。家里没有电,屋内生着火照明,但是光线依然很暗。柴静就请求道:“还是有点冷,火再大点行吗?”弟弟于是便拿起斧子劈柴添火。这时光线正好达到拍摄的要求,摄像师架好机器准备工作,可弟弟仍一直在用力地劈柴,声音很大,直接影响到了拍摄。可不论柴静怎么喊,他都不肯停下来。

第二天柴静想叫弟弟带去看看他们姐弟俩种的菜地,可他根本就像没听到。柴静发现他似乎有点不高兴,可她怎么也想不出在什么地方得罪了男孩,于是只好问卢安克。卢安克就告诉她:“当时你说你冷了,他就很认真地为你劈柴取暖。后来他发现,你的目的不是取暖,你是想让采访有一个好的光线和好的气氛,你的另有用心伤害了他,所以后来你要他带你去菜地看,他就不愿再理你了。”柴静听罢,羞愧至极。

卢安克得到信任和爱戴,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没有一点掩饰,他把他的心透明地呈现给了孩子。而柴静遭到冷遇和排斥,则是因为她掩盖了自己的真实用心,尽管并无恶意,但是显得心眼太多,让孩子产生了戒心和反感。

与人相处,太用心机,就连孩子也会鄙弃的。

柴静名人故事3

今年记者节,笔者有幸在一个关于灾难报道的研讨会上见到了柴静。没有了演播厅里闪耀的镁光灯,也没有新闻现场箭在弦上的紧张氛围,柴静更显亲和。浅浅的笑靥,瘦弱的身材,柔柔的低音,但却遮不住一种犀利和敏锐的力量。真是人如其名,“火柴的柴,安静的静”。凉如水的夜

柴静讲述自己做灾难报道的感受,没有那种声嘶力竭的哀恸,没有山崩地裂的绝望,那是一种在沉静中自然流露出的对生命的关切与敬畏。

面对汶川地震后重返家园的灾民,柴静默默地选择了跟随。她跟从一对夫妇回到震后的家中,房子的背面是好的,正面已经塌方。柴静没有按常规去采访村委会、镇里,也不急于问东问西,她只是静静地陪伴着这对夫妇,看着灾民们从废墟中把腊肉扒出来,把外面的削掉,煮里边的肉,看着灾民们从地里挖出土豆,参加灾民们在震后的家园上的“聚会”……柴静相信冰心的那句话,“不要找,要等”,观察与尊重是她唯一的选择。面对灾难,人都会有无奈,会悲极无力,柴静承认了这种无奈,她只是将它揭示出来,并没有克制这种无奈。

每次看柴静的报道,都会从她的沉静与柔弱中感受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坚定力量。

柴静身上总有一种持久的艺术气息,久而久之也就成了她独特的风格,北大艺术硕士的她自然有着一种温文尔雅的气质。在节目中,面对弱势群体,她多是身体前倾45度,声音平均只有20分贝,大多是侧脸面对镜头。她的妈妈提醒她说拍正脸更好看,但她淡然一笑,她已经习惯了这种倾听式的采访状态。

已过而立之年的柴静,将自己对生活渐深的体验融入到了新闻生涯中。她赞同龙应台警惕粉红色新闻的说法,小女生观光式的报道是缺乏厚重感的。她用报道告诉了受众,“艺术不是技巧,是人情的往来”。新闻需要客观,但绝不是极端冷静的职业化,关切与尊重是不可回避的。

柴静用她的言行启示新闻后辈,新闻观之上,还有价值观,那便是对真理和良知的敬畏,对生命的注视和关切。她的力量与魅力来自于事实的追求,对真相本身的尊重。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TAG标签:名人 柴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