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指导

当前位置 /首页/人在职场/就业指导/列表

2017年延迟退休方案正式推出

鉴于我国退休年龄规定始于几十年前,已经显得过低。绿皮书建议按照并轨先行、渐进实施和弹性机制的原则逐步延迟退休年龄。

2017年延迟退休方案正式推出

延迟退休越来越近。

10月14日,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在介绍“十二五”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成就时表示,经中央批准后,人社部将向社会公开延迟退休改革方案,通过小步慢走,每年推迟几个月,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他同时透露,要到2017年才能正式推出延迟退休具体方案。

“通过前期的磨合与讨论,人社部的方案已经拟订完毕,下一步就是走国务院审批、征求意见、进一步讨论等程序。”10月16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燕绥接受记者采访时称。

渐进式延迟

其实,同样的口径,同样的推出时间表,在今年全国两会的记者会上,尹蔚民就有所提及,而那也是他第一次在公开场合明确回应延迟退休的问题。他当时称,希望今年能够把延迟退休方案制订出来,2016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向社会征求意见,根据征求意见的情况修改完善,2017年正式推出;不过,推出后至少5年以后才会实施。

而这,也是多年来首次较为明确地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的时间表,如今的再次提及,无疑是在为明年的征求意见做铺垫。

对于采取渐进式“小步慢走”的基调,早在2013年人社部对外征求涉及方案时就已涉及。当时,来自社科院、人大、清华、武大等院校的多个专家团队参与制订了多套改革备选方案;其中,受关注程度比较高的则属清华大学和社科院提出的两套方案。

清华方案建议:从2015年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从2020年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同时,艰苦岗位的男女职工可以提前10年领取养老金,也就是男女分别进行延迟领取,用15年的时间完成该项工作。

而社科院的方案建议,每几年延长3个月,延迟5岁用20年的过渡期,但为了避免制度碎片化,特殊群体并不单独列出。

“延迟退休年龄方案一定会考虑到各种不同人群的需要,是有弹性的。”杨燕绥强调。

为此,中国劳动学会副会长苏海南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也提出了类似的观点,“延迟退休年龄走的肯定是弹性的路子,分步骤稳步推进,不可能一下子延迟很多年。同时,允许劳动者做出自由选择,是否选择延迟退休自己说了算。”

同时,尹蔚民明确表示,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的退休年龄,除了非洲的一些国家之外,大多数国家都是在65岁、67岁,而且都是渐进式延迟的,而我国现在是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按人社部所言,实际退休年龄“平均不到55岁”,也就是说,退得早加之我国又是一个急剧快速老龄化的国家,延迟退休已是刻不容缓。

配套措施需跟上

众所周知,延迟退休最直接的好处就是扩大劳动年龄人口规模,降低每个劳动年龄人口供养的'退休人数,增加经济发展的劳动力供给。

从2012年开始,我国劳动力总量虽然处于高位运行,同时,“十三五”期间不会出现明显下降,但劳动人口已达到峰值开始下降。人社部预测,“十三五”期间,每年需要在城镇安排就业的人数将维持在2500万人;其中约1000万人是登记失业人员。

同时,尹蔚民明确表示,我国就业方面当前面临的主要矛盾,是总量压力依然巨大,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随着老龄化高峰的步步紧逼,这种矛盾还会日益加剧。

有数据表明,最近几年,中国每一天都有接近25000人进入到60岁以上老年人的行列。从企业退休职工的增长速度来看,如果按照2012年全国净增长620万退休人员计算,全年252个工作日,平均每天为24800人办理退休,几乎秒针每跳动一下差不多就有一人退休。

这代人恰恰是计划生育政策最早的一批响应者,他们中很多人只生育了一个孩子,构成了职工养老保险的抚养比是3.04∶1的局面,也就是3个人养1个人,如果继续延续现有养老制度,到了2050年,该比例将下降到2.94∶1,毫无疑问,老龄化高峰已步步紧逼。

“延迟退休对劳动力的供给不是量的问题,更是结构的问题,比如,农村有大量富余人员需要转向服务业,尤其是涉及老人和孩子的服务业,这部分缺上千万人的岗位。”杨燕绥强调,延迟退休年龄这套方案在制订过程中,国务院层面会为其配备多种配套措施,比如,养老金的制度结构,它不仅是财务问题更是年轻人对养老金制度的支持问题,尤其个人账户一定要体现出多工作、多积累的特性。

杨燕绥强调,农村富余人员和加工业大龄人员向服务业转移需要很多的政策支持,比如,需要职业培训、咨询、安全保护等方面的政策,同时,由于这部分人的精力以及时间有限,还需要社保缴费能否按照小时为单位计算等一系列政策。

据记者了解,清华大学方面的养老团队已针对延迟退休的配套方案作出了一套计划,希望在推行延迟退休年龄的同时,解决相应人员向专项服务业转型的问题。

推行延迟退休年龄刻不容缓,甚至需要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从而减轻实施的阻力。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孙博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延迟退休年龄是我国应对养老金缺口、劳动人口供给等方面的必然选择,但是,如果仅仅是通过增加老百姓工作年限,减少领取年限来缓解养老金缺口,并没有体现政府的养老责任,同时,推行的阻力相对较大。

在孙博看来,鼓励式的延迟退休应成为方案的主旋律。

【拓展阅读】

延迟退休年龄哪年开始

2015 年12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6》发布会在京举行。该报告建议,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 65岁。

该报告指出,鉴于我国退休年龄规定始于几十年前,已经显得过低。绿皮书建议按照并轨先行、渐进实施和弹性机制的原则逐步延迟退休年龄。

对此,绿皮书提出建议,职工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改革方案分两步走。第一步:2017年完成养老金制度并轨时,取消女干部和女工人的身份区别,将职工养老保险的女性退休年龄统一规定为55岁。第二步:从2018年开始,女性退休年龄每3年延迟1岁,男性退休年龄每6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同时达到65 岁。

绿皮书还建议,实现养老金制度并轨,将退休年龄归为两类:职工养老保险领取年龄和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年龄。

绿皮书提出,居民养老保险的退休年龄从2033年开始每3年延迟1岁,直至2045年完成。同时在退休年龄改革中引入弹性机制,可考虑以法定退休年龄为基准,规定人们可提前或延迟5年退休,但养老金待遇与退休年龄挂钩。

TAG标签:方案 退休 延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