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

当前位置 /首页/人在职场/村官/列表

中组部解读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政策

随着大学生村官的不断增加,各个部门也对大学生村官群体越来越重视,下面是本站小编整理的分享的中组部解读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政策,欢迎阅读。

中组部解读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政策

中组部解读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政策篇一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2011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在各地陆续展开。从现在起到秋季,经过一系列严格的程序,全国将新增约4万名大学生村官。

选准人、用好人是完善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中组部《关于做好2011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大学生村官选聘方式,“切实把有志到农村干事创业、综合素质比较高的高校毕业生选聘到大学生村官队伍中来”。

相较以往,今年的选聘工作更加注重选聘方式的完善,更加注重对人选的“到村适应度”的预判,更加注重大学生村官队伍结构的改善,既注重激励保障,又强化竞争择优,传递出中央从源头入手,提高大学生村官队伍整体素质的明确信息。

《通知》要求各地“要坚持同等条件下党员和优秀学生干部优先,回原籍任职的优先”的“两个优先”原则。

大学生村官工作是推进农村基层领导力量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战略安排,是促进优秀年轻干部成长的战略安排,也是培养各行各业人才骨干的战略安排。几年时间,大学生村官队伍从少到多,社会由知之不多到普遍肯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如何进一步提升大学生村官工作质量、更好地适应基层群众对这项工作的新期待,很多环节上仍有待探索。今年提出的“两个优先”原则是对大学生村官队伍结构调整的明确安排。

在选聘方式的完善方面,《通知》明确要求“改变简单地以考取人的选聘方式”,鼓励各地“主动加强与高等院校的沟通联系”,以便将考察环节前置,充分发挥高校在识别和推荐人才上的独特优势。

为了抢到好苗子,很多地方“主动出击”,不但提前了招考时间,还主动去高校选,考试方法也更为多样。江苏省今年首次在重点高校集中的5个城市设立考区,还组团走进全国重点院校宣传发动。在资格审查、考试考察等重点环节,将广泛听取学生工作部门、辅导员和老师意见,并与考察对象逐一面谈。山西省一改以往先笔试、后面试、再考察的模式,采取院校推荐、市里面试、组织考察的方式进行选聘。

一些地方把选聘环节的工作做深做细,探索了分类招考的方法,如加强对性别比例的调控、根据实际需要设定选聘专业、规定不同类别的高校占比等等,应在实践中继续完善。

还有一些地方在选聘中加强统筹协调,整合资源,力求各项配套政策、工作机制相互衔接,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如河北实行“三考合一”,将大学生村官、选调生、公务员考试合并,一个标准进人,为选好人用好人打下了基础。

从考察重点来看,《通知》特别强调坚定的到村志向和出众的综合素质,要求各地在具体选聘过程中,“注重考察高校毕业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社会实践能力和在校实际表现”。

全国大学生村官人数逐年增多,要确保这支队伍的活力和战斗力,必须严把“入口关”。各地要严格按照选聘的新精神认真考察,将那些带着“冲动性”、“盲目性”或者“功利性”动机的报名者拦在门外,将那些拈轻怕重、骄娇二气的报名者拦在门外,将那些组织协调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弱的报名者拦在门外,避免因人选素质问题出现“不合村”、“不在村”、“不为村”等情况。

大学生村官工作牵涉面广、社会关注度高,也是群众对组织工作满意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各地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提高选聘工作的透明度,确保高质量完成今年选聘任务。

中组部解读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政策篇二

在四川全省村(社区)党组织换届工作中,4048名大学生村官当选村(社区)“两委”班子委员,其中3390名大学生村官当选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或副书记,成为此次换届选举一大亮点。包括大学生村官在内的大批年轻人当选,使该省村级领导班子年龄结构有了较大改善,文化结构明显优化。

作为国家的一项重大战略,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肩负着培养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储备熟悉农村基层情况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等重大历史使命。优秀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干部是为农村“留住人才、用好人才”的重要途径。

中组部《关于做好2011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通知》中,鼓励大学生村官担任村“两委”干部,要求2011年进行村“两委”换届的省区市,认真做好这项工作,进一步创造和积累经验。

抓住村“两委”换届的有利时机,积极鼓励和引导优秀大学生村官通过参加选举,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010年10月28日,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公布实施,明确“户籍不在本村,在本村居住一年以上,本人申请参加选举,并且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参加选举的公民”应当列入参加选举的村民名单,为大学生村官参加村民委员会选举提供了法律依据。

在实践中,不少地方把符合条件的党员大学生村官优先列入村党组织班子成员候选对象;把符合条件的非党员大学生村官优先列入村委会班子成员候选对象和候选人提名,探索采取了“海推直选”、“三公一评”等多种方式,有效推动了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值得认真总结。

引导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村“两委”,特别是担任主要干部,是一项计划性很强的长期工作,取决于多种因素的综合反应,需要方方面面的协同努力。各地要注重从思想上引导,激发大学生村官参与竞选的热情;注重在实践中锻炼,提升大学生村官参与竞选的实力;注重从政策上扶持,提供大学生村官参与竞选的平台,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方式,让更多工作表现突出、村民普遍认可、志愿扎根基层的优秀大学生村官成为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

对已经进入村“两委”的大学生村官,各级组织要跟踪监测、持续培养。同时,对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副主任的大学生村官,应按照《关于做好大学生村官有序流动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的精神,任职期间继续纳入大学生村官名额,保留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同时享受同级村干部补贴。

中组部解读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政策篇三

期满大学生村官的有序流动问题是大学生村官群体和社会各界都很关注的问题,也是这项工作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今年,全国合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大约有6.4万人,是人数最多的一年。

前段时间,中组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11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着重对“有序流动”一年来取得的几个新进展提出要求。各地要高度重视,切实负起责任,在确保“五条出路”条条走通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有关政策,拓宽企事业单位招聘、定向招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等“三个流动渠道”,建立健全有序流动的工作机制,实现大学生村官合理去留。

第一,要动员引导企事业单位、银行、保险机构面向大学生村官招聘员工。

今年4月,我国特大型能源企业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宣布启动大学生村官“双六”工程,即5年内选聘6000名任职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到神华工作,3年内投入6000万元援助西部地区大学生村官创业。为大型国企吸纳大学生村官做出了很好的榜样。此前,邮储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等单位也纷纷向期满大学生村官发出诚挚邀请。

《通知》要求各地在这方面继续探索,积极配合相关单位面向大学生村官招聘工作人员,协助做好择优推荐、资格审查、出具鉴定等工作。还要积极“探索建立向企事业等单位推荐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机制,支持和引导各行各业招聘录用期满的大学生村官”。

第二,要认真做好从大学生村官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工作。

由于设定了同一起跑线,定向考录可以更科学、准确地测评出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素质、实际工作能力的高下,有利于选拔真正熟悉农村基层情况、掌握基层工作方法的党政人才。

各地要本着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在提高定向招录占比、科学设置考录岗位和招考名额、创新考录程序设计、提高选拔质量方面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切实按照《通知》要求,“完善考录方式、注重考察实绩,切实把在村任职期间工作出色、表现优秀、考核称职、群众满意的优秀大学生村官选拔到公务员队伍中来。”

陕西省考录程序中加入了组织推荐环节,即参加考试的人员必须先经过各级组织和群众推荐,强调了群众公认。江苏省在面试中设计了大量农村工作实际操作问题,使平时工作踏实、勤于思考的大学生村官脱颖而出。

大学生村官定向考录公务员是一项新工作,各地应以此为契机,一方面,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制度,考准考实大学生村官工作实绩;另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村官把时间和精力运用到干好本职工作、服务农民群众上来。

第三,既积极支持自主创业,也引导另行择业。

要保证大学生村官“一池活水”,达到预期的培养目标,就必须有上有下,有进有退。对那些确实不适合在农村工作的同志,各级党委组织部门要本着对人才负责、对事业负责的精神,主动引导,真诚服务,倾心关怀,使他们尽快找到更合适自身发展的事业平台,避免人岗不相适的人才长期沉积在农村基层。

此外,《通知》还指出,要进一步规范从优秀大学生村官中考录乡镇公务员、选任乡镇领导干部工作,使一批优秀大学生村官逐步走上基层领导岗位。

选聘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以及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到县区团委和妇联担任领导职务,是建立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的要求,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改善乡镇领导班子结构、形成从实践中培养和锻炼干部的重要导向,都具有非同寻常的战略意义。江苏、云南、四川、山西等地结合正在进行的换届工作,积极稳妥做好选拔优秀大学生村官进入乡镇党政领导班子工作,河北等地专门拿出一批团县委副书记的岗位来选拔大学生村官,都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各地在做好有序流动工作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大学生村官职业生涯设计的研究。使每位大学生村官在报考前、到岗后都清晰地知道自己未来的职业发展路线,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必要的焦虑,踏实工作、健康成长。

中组部解读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政策篇四

经过连续几年的选聘,目前全国在岗大学生村官已经达到20万人。根据计划,到2020年,大学生村官要达到40万人规模,并保持动态平衡。这支队伍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层党政干部后备人才蓄水池的功能将更加凸显。进一步规范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办法,是充分激活大学生村官队伍的生机活力和保证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近日,中组部下发《关于做好2011年大学生村官选聘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进一步完善大学生村官管理办法,强化日常管理和监督,督促各地更加注重教育培训、更加注重管理服务,更加注重培养发展,促进大学生村官扎实干事创业、早日成长成才。实践中,各地应继续完善“三位一体”(县区委组织部、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各负其责)的管理模式,建立三级分类培训体系。

中组部多次强调,大学生村官在第一个聘期内必须在村里工作,乡镇机关和上级部门不能截留和借用。可是,仍有少数地方明知故犯,或把大学生村官看作乡镇党委、政府的“最佳外援”,舍不得放回村里;或是出于安全考虑,不敢把大学生村官放到村里;或是把大学生村官当“过客”,高高挂起,没有真正交任务、压担子。不论动机如何,这些做法都违背了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的初衷。

大学生村官是中央的一项重要人才工程。它有既定的培养目标和特定培养途径。如果“村官”不在村,培养效果必然大打折扣,负面影响不容小觑。

《通知》要求,“切实有效解决有的大学生村官被长期借调、不在村里工作等问题”。各地党委组织部门一定要下决心,让大学生村官扎扎实实在农村待几年,真正经风雨见世面,收获难得的人生财富。各地要尽快开展自查自纠,中组部等有关部门也将加强督促检查。

在工作中,各地要进一步细化大学生村官的岗位责任,定岗定责。要按照中央领导同志的要求,对大学生村官聘期内不同阶段的工作任务提出具体规定。到了第几年该干什么,组织部门和大学生村官自己都要心中有数。要结合他们的岗位特色,给他们分配任务,给他们舞台和机会。既不能无所事事,也不能都是跑腿打杂。要让他们在参与重大工作和中心工作中得到锻炼。

在完善考核方面,《通知》要求“注重在公务员招考等方面体现和运用考核结果”。考实考准,功夫在平时。河北实行了大学生村官述职制度,天津宁河县实行“12345”工程,细化了考核标准,设计了能引导大学生村官立足本职、服务农民群众的考核内容。考核重心要下沉,村级评价占比不宜太低。考核结果要作为续聘、奖惩、选拔任用、报考研究生、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等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

在教育培训方面,《通知》要求各地加大大学生村官的教育培训力度,认真组织实施大学生村官培训工程,“确保大学生村官每年至少接受1次培训”。

要建立省市县三级分类培训体系。省一级主要抓好示范培训,市一级抓好创业培训,县一级抓好适岗培训。注重采用务实有效的培训方式。大力倡导体验式跟班、专题式学习、实战式训练。课堂不一定在党校,可以是田间地头;教师不一定是名家,可以是经验丰富的村支书,要让大学生村官学得会、记得住、用得上。

农村条件相对艰苦,选聘大学生村官,既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又要落实好激励保障政策。各地要落实《通知》要求,进一步完善人员编制、工资待遇、户口管理、助学贷款有关政策,确保兑现。加强资金管理,确保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补贴逐人、按时、足额发放。还要加强对大学生村官心理疏导,注意发现苗头倾向性问题,及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各地要会同有关部门及金融机构认真落实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政策,支持大学生村官立足本村实际干事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