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快乐学习/毕业论文/列表

浅谈作物平衡施肥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对策与建议

浅谈作物平衡施肥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对策与建议

  论文关键词:平衡施肥;土壤

  论文摘要:
土壤是的基础,肥料是粮食的粮食,要获得优质高产的农产品,必须注意合理施用肥料。开展平衡施肥具有明显的效益、效益和生态效益。
  
  
  就经济效益而言,在不同的种植方式下,实现平衡施肥即可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如协调施肥品种比例,在每667m2 投入肥料差不多的情况下,产量可增加10%,增产粮食65kg,增加收入65 元左右;减少日光温室蔬菜过度施肥量,在不减产的情况下,每公顷可减少1800kg 化肥用量,每公斤按1.6 元计,即可减少投入2880 元,同时减少物力和时间。就社会效益而言,通过开展平衡施肥工作,可以使广大农民受到科学施肥的培训或,以提高科学种田水平。在生态效益方面,通过合理施肥,使地力水平保持常新,地下水及受不到污染,真正为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碧水和绿地。
  
  1 土壤养分状况及施肥中存在问题
  
  1.1 耕层土壤养分含量状况
  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以后的近20 年间,种植制度的变化,化肥的大量投入尤其是氮肥的施用量偏大,使土壤养分状况发生了较大变化。
  1.1.1 有机质含量显著提高各乡镇场土壤有机质含量在0.98%~2.00%之间,以东风湖农场土壤含量最低,城北乡土壤含量最高,原因是东风湖农场土壤多为黄潮土亚类的两合土和沙土,而城北乡土地多为蔬菜用地)肥料投入较高:各土壤类型问有机质含量在1.28%~2.38%之间,以沿河黄潮土为最低. 水稻土为最高。有机质含量较第二次普查时增加幅度在50%左右,主要因素是凤台县水田面积的大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分解慢,造成有机质积累,另因化肥施肥量的增加使植物根、茬残留量增多所致。但目前有机质含量与高产优质栽培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仍有差距。1.1.2pH 值变小、酸性增强各土壤类型与第二次普查比较变化幅度在0.4~1.5 之间,以黄潮土的淤土、两合土土种为最高,水稻土各土种为最低,主要原因是旱地改种水稻后所致。土壤的酸碱度仍在作物较适宜的范围内。1.1.3 速效氮含量大幅度提高土壤速效氮含量增幅较大,且处于较高水平,所测样品与第二次普查比较增长幅度最低者仍达60%以上,主要原因是长期重施氮肥。1.1.4 速效磷含量显著增加第二次普查后增施磷肥的措施取得了成效,使土壤磷素供应趋于平衡。1.1.5 速效钾含量大幅度下降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相比下降幅度在20%~50%,土壤钾素水平已不能满足农作物正常生长需要,土壤缺钾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成为突出矛盾之一。1.1.6 微量元素含量不均由于水稻种植面积扩大,使土壤酸性增强,微量元素铁、锰、铜、锌的有效性增加。因此绝大多数水田土壤暂不缺铁、锰、铜、锌:部分土壤的铜、锌含量已经接近临界值,在未来儿年内有可能会出现缺素症状,尤其是旱地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