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首页/快乐学习/毕业论文/列表

关于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的重建探析

关于价值多元化背景下学校道德教育的重建探析


  论文摘要:在社会转型和多元化价值时代,学校道德教育既要立足于人类社会的基础文明,传承人类社会的道德知识和信念,更要引导学生真实地、负责任地活在当下。“培养道德生活的当事人”应作为当代学校德育的一个根本标志。所以学校道德教育要从传统到现代模式重建,以适应社会现代化的发展。从学校传统道德教育的特征以及其一元化倾向来分析阐述,并探讨重建新的范式的路径选择。

  论文关键词:多元化;道德教育;重建

  社会变革是学校的“晴雨表”,学校是社会的“影子”。今日之学校早已不再是“社会的孤岛”,反而,社会上发生的事件以及相关的价值信息都能快速融入到学校和学生的生活中。这就需要学校的道德教育必须是现实的、开放的和动态的。但长期以来,由于受社会价值取向“标准化”和学校德育“书本化”的影响,学生在当下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仅仅作为道德生活的“旁观者”或“局外人”而存在,他们并未真正融入现实的道德生活中,并未与真实和具体的道德事件“相遇”,由此导致其在道德生活或社会学习方面的“幼稚化”和“脆弱化”倾向。不仅如此,学校的道德教育有两种值得反思的倾向:一是“虚无主义”倾向。这主要指学校口头上重视德育,但实际上是以家长评价和社会舆论为指南,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为出发点和归属,注重学校的“升学价值”,轻视其“育人价值”。二是“包办主义”倾向。主要指学校以简单、机械的知识传递的方式,忽视学生作为道德主体的内在逻辑,使本应在道德上不断自主发展的学生,长期处于道德的“幼儿状态”。
  社会转型和多元化时代的来临,从根本上打破了学校德育的封闭状态,从而愈来愈呈现出开放性、控制性和多维度性等新的特征,进而给学校的德育带来了冲击和挑战。“外面的世界”打破了学生的平静生活,各种非主流价值对学生产生“辐射式”的影响,传统学校德育的自在性、权威性和单项性特征显著瓦解,学校在价值选择和价值控制方面式微。在这种情况下学校致力于培养学生在复杂环境中的道德自主能力显得格外重要。学校作为文化和道德培育人格的重要机构,应该引领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在学校德育中出现的极端相对主义、虚无主义不仅是错误的,而且是有害的。在多元化的背景下,学校应该创设更加合理、更加人性化、更加行之有效的路径选择,在价值多元下寻求价值共识,在价值规约中寻求价值自觉,在当下和未来的公共生活中有所信、有所敬、有所执、有所守。

  一、传统学校德育一元化模式的特征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价值一元化的背景下往往呈现出教育的“自在性”、“主流性”、“单向性”等特征。这也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相对落后的生产力水平和大一统的社会文化心理相适应,其主要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道德教育的“知性道德”倾向
  学校德育往往呈现一种认知的逻辑,对道德的教育生成一种知识化的倾向,而道德教育所要真正实现的是一种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杜威指出:“学校道德教育最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注重知识化的倾向容易产生知行的分离,鲁洁教授曾一针见血地指出:“知识化的道德教育却从根本上遗忘了它的卑微起源和它对日常经验许多方面未加解释的起源,德育忘了本,忘了它原本来自生活,又与生活不可须臾相离的‘卑微’身份。”知性道德是一种对象化、割裂的德育,其所遵循的知识和认识的逻辑是对真正道德教育的异化。在学校教育中,学生经常成为一个个道德经验的继承者,而不是一个完整的、主动的主体生命,“道德告知”和“道德知识的习得”成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这种“知性主义”的育人环境破坏了生命的完整性。
  2.道德教育的“集体道德”倾向
  学校道德教育的集体主义道德倾向,一方面是对集体利益或公共道德价值的绝对认同和遵从。另一方面是对个体道德的自由、自觉的漠视。“集体道德”导致“个体道德”的缺失。“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有多种形式的道德规范约束和训练着孩子们的日常行为,如监督岗、违规记录、日常行为的表现计分手册等等。这些都是在日常习惯中形成的一致道德行为和道德秩序。孩子们在学校中规规矩矩,生怕触犯某条戒律而被监督、举报、记录扣分。由于孩子们无时无刻不想着道德的要求,而压制个体的活泼的生命意志的冲动,努力使自我处于‘无我’的状态。”从而产生了以道德理性来设计理性的人格,表现出一种以总体性和一致性压制异质性的特征。坚持以塑造完美人性为取向的控制性道德是无法实现的。
  3.道德教育的“虚饰道德”倾向
  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存在着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那就是要求学生多做好人好事,尤其是对小学生,对做好人好事的经常性表扬容易引诱着孩子进行道德的虚饰。
  这类道德教育倾向于解决一般的道德认识问题,它只是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前端,不能构成一个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完整链条。可以部分地解决道德认识问题,但不能引发真正的道德冲突,并导致真正的道德行为。人的受教育过程是一个不断积累美德的过程,美德的积累是知、情、意、行综合作用的结果。历史上的道德理性主义和道德行为主义,片面地强调道德的两极,这有可能导致危险的“两极分化”或“人格分裂”。在道德言谈方面像君子,但道德行为更像小人,我们也不难理解好人变坏的情况。在道德生活中应该具有自我统一性和群体兼容性,而不是生活的伪装。
  4.道德教育的“道德灌输”倾向
  学校的道德教育给学生灌输了“太多”、“太大”、“太空”的价值观念,结果学生并没有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甚至并没有养成公共场合的卫生习惯,当在无人监督的公共场合下,自我认知的道德规范并没有发生积极的作用。空洞的“价值灌输”不仅不是德育,甚至是反德育的。在我国长期的学校德育实践中,存在着许多知识灌输和价值强制的反道德教育倾向。
  美国著名价值澄清学派代表人物之一路易斯·拉思斯指出:“我们所理解的价值代表了自由和审美选择,而这种选择是理智的人类与复杂、多变的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道德灌输作为成人世界的特权,已成为一种定式习惯,在教育普遍存在一种成人霸权主义,它强调学生去适应成人的'社会环境,不承认学生尤其是儿童有自己的生活世界,用一种成人的价值来代替、去实现某种愿望。合乎道德的教育是对其道德主体的尊重,对道德规律和范式的敬畏。